因此不少球迷表示,本届欧洲杯在中国的整体“存在感”较低。尽管中国距离欧洲大陆相当遥远,但欧洲足球的热情还是吸引了不少中国元素。体育经济观察报此前介绍,本届欧洲杯吸引了5家中国赞助商,形成欧洲杯历史上最大的中国赞助商阵容。
在这火热的表面之下,却暗流涌动——很多人认为,本届欧洲杯并不好看,甚至不如美洲杯。
法国和英国的“无聊”比赛是
“无聊”、“无趣”是很多同事朋友评价本届欧洲杯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尤其是赛前被认为是夺冠热门的英格兰,险些被斯洛伐克挡在八强门外。幸好贝林汉姆的神奇倒钩射门不仅为英格兰带来了救赎,也让本届欧洲杯后续的比赛变得有趣起来。
明星云集的英格兰队小组赛一胜两平,只进了两个球,表现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英格兰球迷在球场上睡着的表情包成为本届欧洲杯热议话题,甚至有球迷评论称“看英格兰比赛治好了我的失眠症”。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内球迷对本届欧洲杯的情绪和态度。
除了英格兰,另一个夺冠热门法国队也难逃批评。八强赛前,法国队运动战进球总数为0个,姆巴佩领衔的豪华前锋线“无功而返”,沦为笑柄。被认为拥有世界最佳前锋线的法国队4场比赛只进了3球,其中2球是对方送的“乌龙球”,1球是点球。
“强队不强”的后果就是球迷看得不爽。不可否认,法国和英格兰队目前的糟糕表现是本届欧洲杯“不爽”性的完美缩影。进球数也是判断一场比赛好不好玩的一个标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高水平的足球比赛往往更注重整体控制,进球数不一定很多,但对于喜欢凑热闹的球迷来说,进球后能够欢呼雀跃,激发体内的肾上腺素,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2020年欧洲杯51场比赛共射入142球,场均2.78球,而本届欧洲杯44场比赛共射入100球,场均2.28球。因此,当很多球迷在看了很久的比赛之后,依然没有进球的“兴奋感”,反而是多次乌龙球的时候,难免会感到有些疲惫。
更重要的是,本届欧洲杯除了贝林汉姆的倒钩进球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进球或者组合能够给球迷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深刻的印象,很多话题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从微博热度来看,本届欧洲杯与上届欧洲杯差距较大。截至7月2日20时,“2024年欧洲杯”话题阅读量和讨论量分别为5.9亿和44万,而“2020年欧洲杯”这两个数字分别为31亿和66.4万。虽然本届欧洲杯还未进入最精彩的阶段,但从侧面可以看出,本届欧洲杯在中国略显“疲态”。
由于扩张、缺乏球星以及时差,人们不再那么热爱欧洲杯了?
欧洲杯在中国缺乏强烈反响似乎是有原因的。据《体育经济观察》报道,球队扩军、球星匮乏、时差是多数国内球迷对欧洲杯失去兴趣的三大主要原因。
不可否认,扩军对于欧洲杯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更多的比赛可以增加转播、门票销售和比赛日收入等商业收入,也能覆盖更多欧洲小众国家,进一步提升当地观众对赛事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2016年欧洲杯扩军至24支球队后,比赛场次增加了20场,从而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数据显示,2016年欧洲杯收入为19.16亿欧元,比上届欧洲杯多出了5.71亿欧元。
另一方面,过多球队的追逐让欧洲杯失去了高水平的竞技本质。众所周知,欧洲足球的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顶级水平,甚至近些年的表现还比足球重镇南美球队要好。自2000年以来,六届世界杯冠军中有四届都是欧洲球队夺冠。
虽然扩军让一些此前从未出现在欧洲杯赛场上的国家获得了参赛资格,比如格鲁吉亚,这让很多球迷感到意外,但扩军也给欧洲杯带来了严重的争议。2016年欧洲杯,很多球队没有拼尽全力就轻松晋级,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的葡萄牙队,小组赛一场未赢就出线,但最终却夺得了欧洲杯冠军。
本届欧洲杯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上文提到的法国队和英格兰队。因此不少球迷戏称小组赛只是强队的热身赛,16强淘汰赛才是真正的欧洲杯。
不过,欧足联主席切费林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的设想中,欧洲杯将进一步扩大到32支球队。《阿斯报》和《每日邮报》都报道称英超不转播,欧足联正在制定2028年欧洲杯扩军至32支球队的计划。如果这一计划最终得以实施,那么4年后在英国和爱尔兰举行的2028年欧洲杯小组赛将更加“没用”。
其次,球星的缺失也是国内球迷对欧洲杯失去兴趣的另一大原因。C罗、莫德里奇、克罗斯等众多球迷心中的青春记忆都已步入暮年,赛场上的表现与巅峰时期相差甚远。巨星的暮年和新星的未能接班是欧洲杯在中国传播的最大障碍。
当今欧洲足坛,还没有哪位球员拥有C罗那样的绝对影响力,姆巴佩在欧洲杯上表现平平,年仅16岁的亚马尔无力担负重任,哈兰德甚至没能帮助挪威闯入决赛,虽然德国队迎回克罗斯后的反弹引发一些讨论,但这依然不足以掩盖本届欧洲杯球星匮乏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欧洲与中国的时差是一个现实,对中国球迷来说比较友好的比赛(21点)往往都是弱队之间的较量,而本届欧洲杯,不少热门球队的比赛大多是在0点和3点进行。0点或许相对友好,但不少球迷表示“受不了”3点的比赛。
从直观上看,在美国举办的美洲杯,时间相对友好,一些球迷可以趁机早起或者上午“偷懒”来看比赛,再加上交通代号梅西,国内一些球迷甚至觉得,同期举办的美洲杯,比欧洲杯更有看点。
不可否认,本届美洲杯在比赛节奏、球员对抗、团队配合等方面确实比欧洲杯更加“精彩”。在哥伦比亚2-0战胜巴拉圭的比赛中,哈梅斯·罗德里格斯在禁区左侧的精准传中,就是美洲杯“精彩”的一个缩影。传球和进球一气呵成,没有太多的“停滞”。
美洲杯一直被认为是“无用”的杯赛,尤其是与收入不菲的欧洲杯相比。但与如今已不那么重要的欧洲杯相比英超不转播,美洲杯在足球观赏性和比赛风格上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欧洲杯不再流行,年轻人还喜欢看足球吗?
往届欧洲杯,很多地方的酒吧、路边夜宵摊都能看到欧洲杯比赛的身影,但本届欧洲杯期间,这类商家的促销活动却少了很多。
据上观新闻报道,静安区一家酒吧的老板表示,欧洲杯更多的是一种营销噱头,“真正来看球的人并不多”。普陀区一家餐厅也表示,餐厅推出的“双人比赛套餐”菜品丰富,售价178元,经济实惠,但店员坦言,“除了周末基本客满,工作日并无客人增加。”
因此,欧洲杯的线下盛况不如往届。在《体育经济观察》看来,欧洲杯“冷门”的根本问题在于欧洲的职业联赛太多,更通俗地说,欧洲足球赛事太多,大家已经习惯了看俱乐部之间的比赛,尤其是英超这样的强队之间的对抗,而不是国家队的比赛。
在职业联赛中,球员因为长时间的配合,技术更加娴熟。而在欧洲杯上,情况恰恰相反,很多球队因为职业联赛的结束,只能进行短期的飞行训练,战术的熟练程度和配合程度都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也是为什么球迷戏称欧洲杯小组赛是热身赛,各支球队都需要时间去找到国家队的节奏。
当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牵头建立2021年欧洲超级联赛时,他公开表示,需要分析为什么40%的16-24岁年轻人对足球不感兴趣。“他们说比赛太长了,”他警告说,“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到2024年,足球就会消失,我们都会死。”
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如今的地位和它的发展程度、普及程度息息相关。在《体育经济观察》看来,足球并不会因为年轻人不常看球而消失,只是比赛场次增加了,而且他们只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球队和球员去观看。因此,弗洛伦蒂诺先生的这一观点或许并不完全准确。
欧足联、国际足联等足球管理机构只关心赚钱,刻意减少强队间的直接竞争,增加进入决赛圈的球队数量,虽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和收入,但不断的扩张却给足球和球员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俱乐部层面英超不转播,随着欧冠联赛的扩军,欧洲协会联赛也加入其中,国家队层面也出现了欧洲国家联赛,新版32支球队参赛的世俱杯也将于明年正式亮相,因此效力于顶级联赛俱乐部球队的球员,每年需要出战70场比赛左右。
过度臃肿的足球赛事无疑需要改革,更加精致,两年一届、共有48支球队参赛的2026年世界杯,也有可能重蹈本届欧洲杯的覆辙。